查看原文
其他

站在安防世界的顶端

墨子苏 泰伯网 2022-05-16

泰伯网 墨子苏 | 撰文


公平对待打破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好处是,大家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安防市场或许从未像今日这般团结,一纸“实体清单”,让海康威视与大华股份从“老对手”变成了有难同当的“兄弟”。连续几天,两家公司几乎踩着完全相同的步调在行动:10月8日同时宣布抗议并紧急停牌,10月9日马不停蹄召开投资者说明会,10月10日复牌后股价又同时遭遇重挫。

外有严酷的竞争环境,内有强敌环伺,世界安防行业的Top1和Top2同时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01

“老对手”的默契


10月9日,海康威视和“老对手”大华股份同日召开投资者说明会,对被美国商务部纳入“实体清单”做出说明。
早在去年,特朗普就在以“出于公共安全目的”为由签署的《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规定,禁止联邦政府使用由海康威视或大华生产的中国视频监控服务或设备。此后海康威视开始积极行动,希望能避免列入“实体名单”的命运。
然而,一年多的争取失败了,套用同样的理由,海康威视的名字最终还是被列入了“实体名单”,老对手兼老朋友大华股份也榜上有名,同样列入其中的还有旷视科技、商汤科技等安防同行。

胡扬忠


海康威视总经理胡扬忠显得有些无奈。他表示,面对美国政府对海康威视的种种不公平指责,近一年多来该公司一直非常有诚意地主动和美国沟通,并聘请律师和相关专家对公司进行审核。然而,企业的力量在国家力量面前显得太过渺小,努力并没有换来合理的结果:“美国政府和政客根本不关心我们做了什么,他们只关注制裁。
好在,经过一年多的反反复复,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已经拥有较为充足的准备时间,没在这一天到来之时被打个措手不及。备货、替代、自研,是二者共同选择的应对三部曲。
海康威视公司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黄方红在电话会议上表示,黄方红表示,在安防领域,尤其在专用器件上,公司对美国进口依存很低,而在通用器件上依存度较高,包括GPU、CPU、DSP等。公司已全面开展美国原器件的替代工作,如果有需要也将自己设计芯片,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 
胡扬忠表示,过去多年间海康威视一直在推动国内厂商的国产替代:“我们在核心器件上优先用国内厂商,如海思、富瀚微、联合光学等。其他小的通用器件方面,如模拟芯片,我们也在和国内供应商进行合作。
大华股份现场沟通会上,454家机构及近30名个人投资者扎堆参会。大华股份总裁李柯亲自出马,其回复与海康威视如出一辙。

李柯


自去年以来,大华股份已提前对被纳入实体名单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大部分零部件上找到替代方案,少部分难以替代的零部件公司会调整方案,同样可以满足客户需求,预计此事不会影响公司供货的持续性。此外,公司也在调整供应链,对关键零部件进行战略备货,对于难以替代的零部件,备货周期至少在1年以上。同时,大华股份正在研讨替代方案、应对措施,部分研发工作已经完成改版。
尽管胡扬忠和李柯都表示,多数海外客户并未受此影响,仅有少部分客户可能会暂时受到情绪影响,但短期内,两家公司业绩势必将因该事件出现一些波动。10月10日复牌后,两家公司股价均遭遇重挫。海康威视开盘跌6.04%,大华股份跌4.17%,随后一直保持低位震荡,截至下午收盘,海康威视跌4.33%,大华股份跌5.79%。
不过,被针对、被质疑、遭遇不公正对待,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被肯定。18年前,刚成立的海康威视和大华恐怕无法预料,如今他们会成为世界排名前两名的安防公司,并被卷入这场政治经济的风暴中心。

02

18岁,成人礼


“某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全市警情都在这里汇聚,屏幕上显示的是全市范围内的摄像头。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监控网,监控摄像头超过2000万个,这个叫做‘中国天网’的大工程,是守护百姓的眼睛。安全感,已经成为美丽中国的新名片。”
这段来自纪录片《辉煌中国》的解说词并没夸张,实际数据可能比片中更加惊人。行业调查公司IHSMarkit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在公共和私人领域(包括机场、火车站和街道)的监控摄像头安装量已有1.76亿个,未来三年该数量将会成倍增长,达到6.26亿个。IDC甚至预测,到2022年中国视频监控摄像头部署量将达到27.6亿台。
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是这片监控摄像海洋中最大的两艘巨轮。很难想象,在十几年之前,中国的监控布防仍需全部依赖国外品牌。
在杭州滨江区,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的总部相距仅仅6公里。2000年,中国安防市场进入了以DVR 为核心的小范围数字监控时代,彼时国外的几家摄像巨头仍站在数字化门槛前踌躇,对是否花费巨资由模拟成像转型为数字摄像游移不定。
然而2001年“911”事件后,视频监控需求飞涨,硬盘式录像机将磁带式摄录像机的市场份额快速蚕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这两家公司先后成立,精准的踩在了我国安防行业飞速发展的关键节点,伴随雪亮工程、天网工程、智慧城市等利好政策和大型工程,在国外巨头尚未来得及转舵的时候,将市场差距逐渐拉大。

傅利泉


一个偶然的机遇下,傅利泉发现了硬盘录像机的市场。2001年3月,傅利泉与妻子陈爱玲、校友朱江明共同出资50万,成立了大华股份的前身杭州大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同年11月,陈宗年、胡扬忠带领出资255万、占股51%的中电科52所勇敢地迈出混改第一步,而龚虹嘉,原始持股49%的个人股东,则在日后收获了超过2万倍的投资回报率。三位同年出生的华中科技大学校友,就此成就了一段安防传奇。
“2018年度全球安防50强”榜单显示,海康威视2017年营收达到53.6亿美元,较2017年的42.4亿美元增长了26.4%,蝉联冠军;大华股份凭借2017年度26.8亿美元的营收和41.4%的增速,首次跃居全球安防排行榜第二。
然而,尽管被媒体和资本领域当做经典案例反复提及,胡扬忠却不认为当初创业是一个如何“高大上”的决定:“很土,就是找口饭吃。现在我们还是想着怎么继续活下去,继续有碗饭吃。”这句话说得非常诚恳,也充分反映了现实情况。
2019年对刚满18岁的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温柔。或许迈入成年的那一刻,就意味着要面对更严格地考验。

03

天花板将近


被列入“实体名单”后胡扬忠颇具底气的表示,未来竞争格局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无论有没有变化,中国公司在视频厂商玩家中肯定是主流,目前看不到其他区域的玩家在这部分中有比较大的成长和变化。尽管事件背后或许会有一些美国的企业扮演了一些角色,但改变不了中国企业未来在这个市场中的优势地位。
但压力仍是客观存在的,为应对这次危机,较高的存货量为企业带来不小负担。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康威视存货86.11亿,同比增长56.36%;库存中原材料为29.91亿元,相比年初增加14.37亿元。大华股份库存金额为33.58亿元,其中原材料12.14亿元,相比年初增加5.73亿元。同时,两家公司公司也相应地调整了市场策略,开拓节奏有所放缓。
面对这次危机,体量更小的大华股份似乎面临更残酷的局面。
原本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对海外渠道秩序的整顿,大华股份上半年表现不错,实现营业收入108.07亿元,同比增长10.11%;净利润12.39亿元,同比增长14.51%;扣非后净利润11.39亿元,同比增长2.81%。但此次危机将大好的海外市场局势瞬间打破,复盘后,大华股份遭遇机构连续抛售。龙虎榜显示,四家机构席位合计卖出4.49亿元,一家机构席位买入3221万元;深股通席位买入9316万元同时卖出4.8亿元,净卖出3.86亿元。
此外,种种迹象表明,安防硬件产品天花板将近,行业内部带来的压力或许比“实体清单”猛烈得多。

“老大”的压力空前。今年上半年,海康威视实现营业收入239.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0%;实现归母净利润42.17亿元,比上年同期仅增长1.67%。这个数字让不少投资机构捏了一把冷汗,442家投资机构旁听了半年报发布第二天的业绩电话会议,期望找到其增长失速的合理原因。



对此海康威视的回应是,安防作为主业占公司业务95%左右,安防产业整体预冷导致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出现负增长。安防产业2018 年的确相对“寒冷”,尤其是对于传统硬件大厂而言。
在去杠杆大形势下,包括公安交通行业在内的政府投资放缓。据业内人士分析,当年安防供应端市场增长率从9%的预期调整到 7%-7.5%,规模约为5100亿-5200亿元,整体增速放缓。伴随这一数据的,是安防视频硬件不断逼近的天花板。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这一行业正在摆脱以往对硬件设备的依赖,细分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及以AI为主角的软件服务已逐步走上历史舞台。胡扬忠也是这一观点的支持者,他曾表示:“今天靠硬件赚钱,过些年软件的话语权会更重,这是比较清晰的。
即使放在这一大背景下,部分投资人对海康威视的表现仍然不甚满意。有投资人公开撰文表示:“我对海康失望的原因在于,海康似乎没有迎接寒冬的体质,也没有找到过冬的避所。
去安防化,走解决方案路线,是应对目前局势的最佳出路。2016年,海康威视将企业战略由“全球领先的视频产品及内容服务提供商”升级为“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和数据运营服务提供商”。2018年,海康威视对组织架构改革,分成公共服务事业群PBG、企事业事业群EBG、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意在采取不同的业务策略,提供不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相对传统业务板块PBG而言,更多人期待看到EBG板块的表现。
然而业绩说明会上,对于垃圾分类、明厨亮灶、高速收费口改造等诸多细分场景,海康威视的表述是“当一个新的应用领域诞生,不论我们能拿到多大的份额,我们肯定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参与其中。”这句话或许也可理解为,对于新兴新市场,海康威视目前仍未挖掘出准确的发力方向,相对于整体集成,角色仍然偏向于“被集成”的“打工者”。
此外,尽管已发力智能视频产业,并打出“云端智能”的招牌,但目前海康威视的前端产品,即视频硬件仍然是绝对主力,占上半年总收入的47.7%。半年报中的其他“主力”——后端产品、中心控制产品、以及智能家居等等,实质仍然是硬件,以工程施工为代表的服务占比并不高。
与此同时,海康威视的费用率却创下历史新高:上半年的销售期间费用率是26.41%,一季度为28.74%。另一方面,公司员工人数及人均薪酬均快速增长。人均薪酬高于营收和利润的增长,且人均创收在下降。而这,也是业内人士对海康威视的另一个质疑点,无论对公司内部还是市场和客户,海康等老牌厂商的管理能力似乎仍然有所欠缺。有人曾举例说明这一点:某客户曾吐槽安防老厂们,PPT就像大学技术教材一样难懂。这显然与当下的市场销售趋势不符。

04

智能时代的强敌


“理工”气质长期贯穿着海康威视,有人把海康威视稳妥的步调看做缺乏进取心。在他们眼中,华为似乎是更有进取心的那个。
2019年8月,华为高调发布全新的智能安防品牌“HuaweiHoloSens”,并发布“2+4+N”全新战略,即鲲鹏、昇腾芯片+真数据、真智能、真开放、真安全的安防生态+N个行业和场景。9月的华为全连接大会上,华为智能安防产品线总裁段爱国更是直接喊话:“听友商说华为要退出安防?我在这里强调一下,华为不做到第一不会退出!”

段爱国


“友商”,指的是海康威视。华为和曾经被称为“小华为”的海康威视最终还是杠上了。
海康威视认为华为要退出安防的根本原因,在于安防市场的“碎片化”。“安防市场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而且用户不集中、应用和产品分散,客户定制化多,从头建立起一个从满足客户碎片化需求的开发响应、到快速交付能力的体系并不容易。浅水养不了大鱼,拿着大炮打苍蝇的事,投入产出非常不成正比,干不久。”实在人胡扬忠的表述获得了不少传统安防人的支持。
在此前的投资者调研会上,海康威视甚至罕见的直接点评了华为的部分业绩,认为其公布的“华为安防摄像机的全球出货增长460%”这一数据“没有意义,没头没尾”。对比自身和友商的“人均产值”,海康威视估算华为安防目前大概在25亿左右,“还是看华为最后有多少人”。对于华为的holosens,海康威视更是完全没留面子:“用软件去降级摄像机,这种产品做的越炫,就说明这个产品做的越差,没有场景需要用到这么炫的摄像机,华为的holosens也一样。”。
海康威视之所以“放飞自我”直接“开怼”华为,或许也来源于其带来的危机感。
华为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华为海思目前稳居安防芯片头把交椅。虽然作为华为海思最大的客户,海康威视每年的庞大订单对华为具有足够诱惑力,但技术仍然掌握在华为手中。同时,从通信、云端、算法到芯片、硬件、解决方案,华为是目前安防产业唯一可称为“全产业链”的玩家。承接过众多大项目的华为,项目管理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也为业界所看好,而这,恰恰是海康威视仍有所欠缺的部分。
另一边,商汤、旷视等AI企业也在虎视眈眈。相较于传统硬件厂商,他们技术优势更加突出,也不会过多受到上下游因素捆绑。只是AI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仍需大量资金投入,如何寻找到具体可实现的商业场景,对他们来说仍是考验。
可以肯定的是,智能化已成趋势,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也担心会像当年的国外巨头一样,被甩在时代之后。
今年3月举办的2019 AI Cloud生态大会上,海康威视推出AI Cloud物信融合数据平台。海康威视副总裁毕会娟博士称, 2019年将是海康威视 AI Cloud全面落地的一年,一方面,物信融合数据平台逐步走向成熟,将会应用到更多行业场合;另一方面,各地业务中心也已准备了本地化的数据治理工程实施团队,为用户提供服务。大华股份则在2018年提出了HOC:heart of city的业务架构品牌。HOC有两层意思,一个是以“四全战略”为能力支撑的智慧城市发展引擎;另一个就是实现面向城市级、行业级和民用级的“1+2+N”新型智慧城市架构。
然而,一切只是刚刚起步。如今身处安防产业顶端的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正如当年的Simens、Tyco、Bosch一样,也站在了安防产业时代的拐点。推开智慧安防的大门,等待他们的是辉煌还是衰落,尚需时间去检验。

——【加群提示】——
泰伯高校教师群
泰伯航空航天爱好者群
泰伯青年大学生交流群
泰伯全球读者交流群
泰伯新闻通讯群
泰伯微信开白群
入群请加泰伯小姐姐微信:17864105751
同时备注您想进的群。
深入阅读|点击图片或标题

智慧城市,一场千亿市场背后的进化与变革

《精读》

中国的钱先生空间信息产业“新军”阿里,烧起三把火华为AI投资处女秀:从“看见听见”到“看懂听懂”自动驾驶迷雾中国电科的智慧城市“朋友圈”工业互联网:在资本低潮中逆风而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